ˇ
相見歡 | 課程&老師學員介紹 |
春櫻 | 認識蘆竹郊野與行道樹春季常見櫻花種類,分享花、果應用,並手作鹽漬櫻花涼果。 |
春野菜 | 觀察並採集蘆竹友善田區春天常見的野花草:如昭和草、龍葵、酢醬草...品嚐花果滋味並手作野菜飯糰。 |
以草入茶 | 古人以藥草養生,拜訪蘆竹的香草花園,嗅聞認識常見的藥草如艾草、紫蘇、薄荷、香茅...等,手作野草茶,品嚐並認識它們的功用。 |
社區關懷週 | 邀請學員一同登蘆竹五酒桶山、順手淨山,也認識周遭環境。 |
挽草做糰子 | 採草做粿是昔時婦女傳統,取蘆竹郊野田區容易取得的青草,如青苧麻、艾草、鼠麴草等常見做粿的材料,並以現代手法做成糰子食用。 |
最佳筍友 | 清明過後,桂竹發筍,除了食用,讓我們認識常見的竹筍與台灣竹子種類:如箭筍、桂竹筍、綠竹筍、麻竹筍等,並品嚐竹筍製品。 |
綠色自然食器 | 取蘆竹地區友善農田區的葉子或竹子等自然材質做成自然食器,如香蕉葉、月桃葉、血桐葉等容器用以承載食物。 |
公民參與週 | 鼓勵學員參與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|
竹編杯墊 | 認識蘆竹常見的綠竹,並說明常見竹子種類與用途,如建築、農用、食器,並製作竹編杯墊。 |
梅子應用 | 認識梅子及各種應用如脆梅、Q梅、梅酒並製作梅子氣泡飲 |
構樹全植應用 | 構樹無所不在,但你認識它嗎?從葉子、雄花、雌果認識構樹及其應用,如餵鹿、製紙、野菜、樹皮布,並可嘗試敲敲樹皮布。 |
包粽粿之葉 | 在蘆竹田野取得用來包粽子或墊粿的各種植物葉片,如黃槿葉、柚子葉、香蕉葉...等 |
月桃全植應用 | 認識常見的月桃種類、花、果、葉、莖鞘應用,與各民族的生活與工藝運用,並製作月桃茶飲,品嚐其獨特氣味。 |
香蕉全植應用 | 認識生活裡常見的香蕉與生活運用。 原住民製作香蕉粽、並以葉子當自然食器包覆食物、欣賞香蕉絲工藝,並製作香蕉粽。 |
原民香料植物 | 認識原住民常見的香料植物如刺蔥、馬告與其飲食應用與功能,並製作刺蔥或馬告茶飲。 |
植物自然纖維應用 | 以投影片與實品認識常見竹、藤、月桃、香蕉、藺草等各種植物纖維與所製成的工藝欣賞 |
成果展準備週 | 討論、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,並以花果葉展示呈現 |